认真是我们
参与这个社会的方式

20191221

DOUG阅读(632)

看了『Keep 的困顿与终局』这篇推文,水了个“读文笔记”。推文中提到了一个观点,大部分人对运动/健康的态度仍需要被引导。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在Keep的场景下,运动/健康是一个弱需求,所以用户对健康的态度需要被引导。联想到昨天看到了另外一个观点,没有第二个场景比众筹更适合保险宣传教育(相关“水文”)实际上,用户对健康是渴望的,只是在Keep不太行,在众筹的场景下,谁都不希望自己是躺着的那个人

此时大脑里的思考点变成了“用户的态度需要引导”,进而又联想到了“手冲咖啡”。

PS:对不起太跳了,我来解释下

手冲咖啡

雀巢近期在中国市场发布了新品,挂耳咖啡,叫做金牌手冲大师。说到手冲就必须要提到一句话:

手冲一时爽一直手冲一直爽

基于这句话和打折,入手了几包,发现是真的好喝,进而想要尝试一下买咖啡豆和咖啡壶,问题来了

回想一下,最初是从雀巢的速溶三合一开始接触咖啡,然后开始买雀巢醇品(只有咖啡没有植脂末和糖),然后开始买雀巢金牌三合一,然后开始买雀巢金牌黑咖啡,现在喝起了“手冲大师”。开始想着以后买咖啡豆自己煮,或者咖啡胶囊。

按照这个思路想,未来雀巢可能会做咖啡豆产品,目前已经有咖啡机和胶囊了~

这个过程就是一个需求或者说习惯被引导,培养的过程。咖啡,在“犯困又不得不精神”而需要有东西提神这个场景下,是一个强需求,同时也有一些对手,例如红牛。脱离开这个场景,他就是弱需求。

但是经过培养,除了在“犯困又不得不精神”这个场景下,开始幻想自己早上起来,慢慢煮一杯咖啡,然后balabala的场景,弱需求慢慢被引导变大。

小罐茶

说到咖啡就又想到了中国传统的茶,小罐茶和茶本身这个坑太大了,以后再填标准化是关键词。

保险

『Keep 的困顿与终局』的作者提到,大部分人对运动/健康的态度仍需要被引导。那挪用到互联网保险这个场景,大部分人对保险的态度仍需要被引导。

这里面又能分为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不是很了解。先开个坑,日后再填,太困了…

 

把观点当作信息,把信息纳入观点

DOUG阅读(393)

来源:https://36kr.com/p/5102960


每个人都有认知成本

绝大多数人,90%的事物都是通过文字,声音和图形来认知的(右脑),只有10%的事情是通过数学和逻辑来认知(左脑)。

如果产品在外观上还能够引起消费者的某些积极联想(比如做成美女身型的香水,这和盛装,晚宴等建立联想),那会更容易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我们的大脑在处理信息时是有先后顺序的,即先从认知成本低的直觉感知型信息(如标题,图片等)开始,再到认知成本高的复杂分析型信息(如数据,多段文字等)。

先易后难,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思维天性。大多数人更习惯接受观点,而不是分析信息,更容易接受是什么,而不是思考为什么。

爱情 = 亲情 > 友情

互联网上情感弱点的撬动难度

七宗罪

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色欲、暴食。

把观点当作信息,把信息纳入观点

把注意力从“论点”转向“论据”,越过观点去往下寻找支持观点的信息,然后把这些信息整理起来,再去匹配观点。

只关注事实和结果

只关注事实和结果,暂时不管推理和假设。接着,通过结果来反推动机,通过事实和疑点来解释动机。以此完成一个逻辑思维的自证循环。

蒙提霍尔问题

DOUG阅读(498)

蒙提霍尔问题,亦称为蒙特霍问题或三门问题。

游戏玩法如下,来自维基百科

这个游戏的玩法是:参赛者会看见三扇关闭了的门,其中一扇的后面有一辆汽车或者是奖品,选中后面有车的那扇门就可以赢得该汽车或奖品,而另外两扇门后面则各藏有一只山羊。当参赛者选定了一扇门,但未去开启它的时候,知道门后情形的节目主持人会开启剩下两扇门的其中一扇,露出其中一只山羊。主持人其后会问参赛者要不要换另一扇仍然关上的门。问题是:换另一扇门会否增加参赛者赢得汽车的几率?如果严格按照上述的条件的话,答案是会。换门的话,赢得汽车的几率是2/3。

不换,赢的概率是1/3;换,赢得概率是2/3

参考李永乐老师的视频食用更佳


顺着这个问题又查找到了知乎上的一个回答

有哪些违背直觉的数学问题?

我们的直觉总是让我们忽略这样一个事实:如果重复足够多次数的话,概率再小的事情也会发生。因此,在法庭上绝不能把一件事情发生的概率简单地等同于当事人有罪/无罪的概率。


在这个回答中,又发现了一个概念,叫做辛普森悖论

当人们尝试探究两种变量(比如新生录取率与性别)是否具有相关性的时候,会分别对之进行分组研究。然而,在分组比较中都占优势的一方,在总评中有时反而是失势的一方。

奥卡姆剃刀

DOUG阅读(630)

奥卡姆剃刀(英语:Occam’s Razor, Ockham’s Razor),又称“奥坎的剃刀”,意思是简约之法则。

《箴言书注》2卷15题

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

如果关于同一个问题有许多种理论,每一种都能作出同样准确的预言,那么应该挑选其中使用假定最少的。尽管越复杂的方法通常能做出越好的预言,但是在不考虑预言能力(即结果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假设越少越好。

所罗门诺夫的归纳推理理论是对奥卡姆剃刀叙述的数学化描述,该理论指出:

在所有能够完全描述的已观测的可计算类中,较短的可计算理论在估计下一次观测结果的概率时具有较大的权重。简而言之,在几组可以给出的答案的假设论述中,假设越少的越被大家选择。

引申为“越简单的越易行”。


偶然看到一篇文章,学习了

数学之美番外篇:平凡而又神奇的贝叶斯方法

概率论只不过是把常识用数学公式表达了出来。

——拉普拉斯

一体两面

DOUG阅读(440)

新兴技术必然面临收益和风险两种回报,只要前者而拒绝后者是不切实际的任性。

我的意思是,如果自认享受到了刷脸支付这种应用的快捷和效率,就不应恐惧于有学校使用人脸识别来监测学生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以便评估表现,它们是一体两面的结果,当你为了其中一个高呼「好牛逼、太爽了」的时候,就必然会对另一个感到令人窒息的生理不适。

欧洲搞的GDPR那一套我记得在中文互联网是普遍鄙夷的,觉得那是自掘坟墓式的封闭和失智,别急着评论洗不洗什么的,我也觉得GDRP不是一个好东西,但它确实呈现了选择本身的价值,而不是什么都要的贪婪。

受益于科技进步的社会往往都热衷于给汽车引擎不断的增加动力,却不常见到制定限度规则和检验刹车能力的主张,这是不太正常的。

by 阑夕

我们终将生活在一个由政府和大企业掌握每个人隐私的世界。任何隐私保护方面的努力,都只能略微推迟这一天的到来。

by tombkeeper

事实、观点、洞察

DOUG阅读(672)

看到任何商业内容,先想想:这个内容是事实(Fact),观点(Opinion),还是洞察(Insight)?

我理解三者的区别–

Fact:what has happend

Opinion:someone think what should happen

Insight:how facts are connected , usually in a non-obvious way

事实是基础,洞察是将事实连起来的一张网。至于观点,已经太多了

https://www.zhihu.com/pin/1107756116473274368

近期新坑

DOUG阅读(382)

1、玩家在游戏内获得的奖励是否需要集中到一个页面中?集中有什么好处?不集中有什么好处?

例子:用户在游戏中会通过很多方式获得“现金”奖励,比如参加比赛获得名次,在正常游戏时获得随机奖励,下级用户充值的返利等等。这些相同的“现金”奖励是集中到一个页面好还是分散到不同的页面好?

2、国内普遍使用的宣传口径是否适用于出海?

在策划比赛和一些活动时,惯用手法是强调“总奖励”和“累计奖励”。在实际操作中,发现一小部分用户会来投诉说为什么钱少了。实际上是他将总奖励理解成了自己的全部奖励,将累计奖励理解成了每次都有那么多。

3、房卡模式的棋牌游戏中,是以分销商为核心还是以普通用户为核心?

如何协调官方与分销商的关系?如何运营分销商?

4、逃避谷歌爸爸的检查,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谷歌针对诱导分享有着巨大的打击力度,而游戏中的分享绑定功能直接踩了雷。目前可行的做法有,当系统检测到玩家进行了一定数量的游戏之后,分享按钮和特殊页面才会出现。游戏内的海报/活动弹窗,针对国别IP进行了屏蔽。

智能整理箱(误)

DOUG阅读(386)

from TK教主的微博

整理东西的时候,忽然想到可以把每个箱子里的物品列表写进数据库。再做个查询服务器,提交包含箱子编号的 URL 就能看到物品列表。然后把 URL 转成二维码贴到箱子上。扫码即可看到物品列表。

又进一步想到其实可以直接把物品列表编码成二维码,扫一下直接就能看,都不用访问网络。

再进一步想到其实可以直接把物品列表打印出来贴到箱子上。

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

无题

DOUG阅读(400)

1、用户首先是一个人,有情绪,有七情六欲的一个人。他们有每天的生活,自己的节奏。在符合自己习惯的时间打开游戏/APP。

2、不同国家、地区的用户有着不同的性格,习惯。

3、每天XXXX的新增注册,3日留存为XX

4、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资源有限,问题很多。

5、用户会抱怨,但同时也能容忍,只要他们有被回复。

6、用户在某些方面比想象中的要傻;在某些方面又比想象中的聪明。

7、历史活动带来的后遗症。

8、新用户的引导

自勉

DOUG阅读(495)

达克效应(英语:D-K effect),全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英语:Dunning–Kruger effect),是一种认知偏差,能力欠缺的人有一种虚幻的自我优越感,错误地认为自己比真实情况更加优秀。

没有故事 也没有酒

点也没用点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