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是我们
参与这个社会的方式

网易云音乐分析(2)

本篇是第二篇,试图通过分析网易云音乐的一些功能来思考功能背后的意图。第一篇主要分析的是一些页面设计。

时间:2018年10月

设备:小米6 with MIUI9.2

网易云版本:5.6.0

等级

出现位置

网易云音乐根据用户的听歌量与登录时间来计算用户的等级。作为一个网易云音乐的重度用户,老实说从来没有关注过这个等级。个人等级的展示出现在以下几个地方:

  • 首页左上方菜单栏
  • 个人中心
  • 其他人的个人首页

等级规则

点击菜单栏中的等级标志,可以进入个人等级页,在个人等级页的最下方可以查看不同等级的特权。从不同等级的特权可以看出,其区别主要是音乐云盘容量、黑名单上限、随机获得的积分券。从特权的价值来看,音乐云盘的价值最大;从区分度来看,从一级到二级的跨度最吸引人。等级越高,等级提升所带来的价值提升越小。

在知乎有一个问题:“网易云音乐用户等级为Lv9或更高是怎样的体验?”来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835173,其中的结论是

告诉你们,网易云九级及以上全是没有对象的人。

如果说我这话可能有漏网之鱼的话,那就是

九零后里面,如果谁网易云正常听歌不刷能达到九级及以上。

肯!定!是!单!身!狗!

跑题了…这里比较在意的是一个等级与听歌量和登录天数的表格。突然想到一个问题,给自己留一个坑。

用户的等级与用户评论量有没有关联?如果有的话有什么关联?

用户的等级与创建歌单量有没有关联?如果有的话有什么关联?

(评论区和歌单刚好是网易云UGC模式的主要构成部分)

从网易云音乐的等级划分可以看到,这个功能基本是废了。

在一次面试中,曾经讨论过一个有关于网易云音乐用户等级的问题。

等级会不会增加用户粘性?用户会不会音乐在网易云音乐的等级高而更不容易更换APP?

就我而言,云盘对我的吸引力很低,平时用到的时候很少。网易云的日推、歌单、我创建和收藏的歌单是阻止我换APP的最大成本。

音乐+视频

参考资料:

  • http://www.woshipm.com/it/960532.html
  • http://www.woshipm.com/evaluating/963908.html

激进的尝试

简单来说,就是网易云音乐在5.0.0版本对首页进行了大改,将原本的“我的音乐”换成了“视频”,并因此遭到用户的大规模差评,后续版本将这个更改撤销,关于这个我觉得第二篇文章分析的挺好的。

图源:http://www.woshipm.com/evaluating/963908.html

视频出现的位置

除了如图所示视频出现的位置外,视频还出现在音乐播放页的下一级菜单、评论区头部、歌词页,下面来一一说明。

1、音乐播放页

当音乐有MV时,该选项就会出现,而没有MV的歌曲则不会有。

2、歌词页

逻辑与播放页下级菜单相同,如果歌曲有MV则显示,没有MV则不显示

3、评论区头部

可以看到有些歌曲是没有MV的,但是这里在评论区头部显示了相关视频,由此猜测评论区头部的视频展示的是有关这个乐队的视频。

视频对于音乐APP意味着什么

通过视频出现的位置可以看到,网易云努力在不影响用户原使用逻辑的前提下,增多视频的入口。从网易云音乐的视频板块分类可以看出,网易云音乐的视频不仅仅涉及官方MV,还涉及Livehouse、翻唱、直播、ACG音乐等。

代入感

音乐的视频化在现在是一个趋势,相对于音频和文字,画面更容易唤起人内心中的共鸣,更有代入感,更容易把人内心中碎片的记忆串联在一起。举个例子,在网易云音乐的史诗音乐中常有类似“当我和我家的狗听了之后,都想互相骑着对方上战场”。玩笑归玩笑,这种其实是代入感的表现,或者说人内心的一种宣泄。单从这一个切入点来说,人是有幻想的需求的,小时候这种需求毫无节制的释放成了“中二病”。

同时我看了几个史诗音乐的视频,这种代入感更强了,以往这种需求只能在B站实现。原来在网易云的评论区总能看到,“B站XX来的,A站XX打卡”。这种评论的来源是,有些UP主在B站/A站用了一些小众音乐来剪辑视频,见到的有史诗类/ACG类,弹幕总会有“求BGM”或“BGM爱的供养再问自杀”。由此可以看到,这类音乐用户是有“视觉化”需求的,或者说不反感看视频,反而希望看到“喜欢的影视作品”+“喜欢的BGM”做出来的视频。在“喜欢的BGM”这一项,网易云已经有足够好的数据进行推荐。

现场音乐的普及

现场音乐在中国越来越普及,李志的“叁叁肆计划”也致力于普及现场音乐。各种音乐节、livehouse、歌手的个人巡演也越来越多。现场音乐所包括的不仅仅是音乐本身,还有人群、舞台、灯光、噪音。现场音乐顾名思义要到现场听,现场的气氛和环境所带来的对人情绪的带动是单纯一副耳机无法实现的。就现有的技术来说,能还原现场音乐的两种方法,一是现场版本的录音,二是现场视频。

同一首音乐的录音室版本和现场版本有很大的差距,很多人由录音室版本入门,最后沉迷现场版。live版单曲大多来自歌手自行发布,并不是所有的歌手都会发布live版音乐。现场视频的来源有两种,一是歌手自行录制并发布,二是粉丝录制。就质量来说,歌手自行录制的质量相当高,比如李志历次跨年的视频。而一些团队不是很大的歌手通常不会录制现场视频,在微博/网易云传播的是现场的粉丝手持手机录制的视频,只能算是“听个响”。

ACG群体

参考:

  • http://www.woshipm.com/it/750072.html

2018/10/25的新闻,提到B站与腾讯达成ACG内容生态领域战略合作。ACG群体越来越成为BAT争夺的用户群,BAT也在积极布局ACG领域。有句玩笑话叫做“宅男一面墙,城里一套房”。得益于ACG群体的年龄层,他们有很强的付费意愿,但同时对于质量的要求也很高。付费的领域不仅限于开会员追番、参加漫展,更多的是购买周边。在这一领域有A站和B站两大ACG聚集地,有快看漫画这样的漫画平台,有众多优秀的国产动漫,每年有各类的漫展。从产业链来说,从下到上有原创ip,或购买ip;漫画化,动画化;周边,社群;线下漫展;用户二次创作。可以看到目前在网易云音乐的视频板块有ACG音乐,视频类型大多是混剪、剪辑,满足的是用户二次创作的需求。

网易云音乐的一大问题是热门音乐版权不足,ACG音乐的版权却很充足。ACG音乐是源于动漫的,视频板块的ACG音乐可以很好地满足ACG音乐二次创作这一需求,但是这一方面B站/A站是最大的ACG混剪视频聚集地,气氛也最好。畅想一下网易云可以怎么做。

1、提升视频区的质量。目前来说,视频区的视频质量参差不齐,而在ACG音乐这一细分领域,在有强大的竞争对手的前提下,优良的视频质量就更加重要。

2、扶持小UP主甚至小白。在A/B站有大量的关注数在5000以下,视频播放量在几百至几千的小UP主,可以吸收这一部分作者来网易云。视频剪辑的难度并不高,尤其是混剪,从网易云的已有用户中培养也不是不可能。

3、讲故事。网易云有“专栏”,这个功能可以在ACG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专辑+歌单+视频+专栏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诠释一部动漫作品或一个动漫角色。

歌手与听众的互动

人需要即时反馈,这样成瘾模型才能形成闭环。歌手与听众的互动渠道有限,1、发专辑。发专辑是音乐人单方面的向听众传达信息,听众并没有办法反馈。2、音乐评论区。有些作者会在自己的音乐评论区留言,但是基本是被顶到最高,也不会回复用户的评论。3、动态。这个功能类似朋友圈,但是使用的人并不多。

通过短视频,歌手可以和听众产生更好的互动,例如vlog。事实上,网易云音乐视频板块中的LOOK直播已经在向这个方向努力。但是我觉得,音乐+视频除了短视频和直播之外,应该有更多可能。

 

没有故事 也没有酒

点也没用点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