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影响行为
1.从众
从众 (conformity)的本质:由于真实或想象中他人的影响而改变行为。人们发现自己被困在社会影响的网中。作为回应,他们改变自己的行为以符合别人的期望。
2.信息性社会影响
我们从众是因为我们相信其他人对一个模糊情境的解释比我们自己的解释更准确,而且可以帮助我们选择一个适当的行为方式。
信息性社会影响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能导致私下接纳 (private acceptance), 也就是说,因为人们真诚地相信其他人言行是正确的,因而顺应他人的行为。
3.何时人们会顺从信息性社会影响
- 当情境模糊不清时
- 当处于危机情况吋危
- 当别人是专家时
团体过程:社会团体的影响
1.促进/懈怠
预测他人存在是否能促进个体的表现时,需要考量的两个要素
- 个人努力是否能得到评估
- 面临的任务是简单还是复杂
如果表现会得到评估,他人在场能够使你保持警觉并引起生理唤醒,这将会导致社会促进效应:人们会提高简单任务中的表现而降低复杂任务中的表现
如果个人努力无法得到评估,你就会更放松,这会导致社会懈怠效应:人们会降低简单任务中的表现而提高在复杂任务中的表现
去个体化:迷失在人群中 他人在场也会导致去个体化,即当人们在人群中时,行为的规范限制会放松。
2.团体决策
过程损失:团体互动抑制了良好的解决办法
团体极化:走向极端 团体极化导致团体作出比个人决策时更极端的决策,在方向上与个人决策相同。因此,团体决策可能会更冒险或者更保守,取决于团体重视的态度。
3.无法分享独特信息
成员常常只是将注意集中在那些大家都了解的信息上,而忽略那些只有部分成员知道的事实
人际吸引:从第一印象到亲密关系
1.曝光效应
曝光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 :我们暴露在某一刺激下越多,我们就也越可能对其产生好感事实上,熟悉通
常不会滋生轻视,而会产生喜欢。
2.社会交换理论
人们所知觉到的一段关系的程度取决于自己在关系中所得到的收益,自己在关系中所花费的成本,他们对自己应
得到什么样的关系的认知 和 他们能够与他人建立一种更好关系的可能程度。
换句话来说,我们”购买”我们所能得到的最好关系,它对于我们的情感货币而言能提供给我们的价值最多。社会交换理论的基本概念是收益、成本、结果和比较水平。
3.产生吸引力的原因
时空接近效应
- 相似性
- 互惠式的好感
- 外表的吸引和好感
- 进化论和择偶进化心理:男女被对方身上不同的特征所吸引,是因为这样可以使他们的生殖成功率最大化。
亲社会行为:为什么人们会助人
1.亲社会行为( prosocial behavior)
即任何以利于他人为目标所采取的行动的主要原因
由利他主义 (altruism )激发的亲社会行为:即使需要 助人者付出代价,仍愿意帮助他人。
有些人可能出于利己主义,他们亲社会行为的目的是希望得到某种回报。而利他主义则是纯粹为了有利于其他人,自己没有获利(并且常常要付出代价)。
2.互惠规范
人们期望帮助他人后,能够增加他人将来帮助我们的可能性
3.移情与利他主义:助人的纯粹动机
人们的动机有时是纯粹的利他主义,他们的唯一目的就是帮助其他人,即使做这些事会使他们自己付出某些代价。
纯粹的利他主义是可能发生的,当我们对需要帮助的人产生移情的时候,会把我们自己置于他人的位置,并以那个人的方式体验事件和情绪
移情 -利他主义假说 (empathy-altruism hypothesis):即当我们对另一个人发生移情 时,我们会试图出于纯粹的利他主义理由来帮助这个人,无论我们会得到什么。
试验证明:
在高移情条件中,人们想到的是对方的利益而非他们自己的
在低移情条件中,社会交换开始起作用,即人们基于他们的成本与报酬来决定助人。当在自己利益之内时,他们助人,而其他情况则不帮助他人
4.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目击一件紧急事件的旁观者越多,他们中的每个人帮助受害者的可能性越小
5.多元无知
多元无知:人们认为他人正以某种方式对情况作出解释,而事实 上他人也并不清楚。
例如,当紧急事件发生时,因为看上去没有其他人关心这件事,旁观者就会假设一切正常,即使事实上每个人都非常焦虑和关心这件事。
侵犯:我们为什么伤害他人?能预防吗
1.
敌对性侵犯 (hostile aggression)是一种源自愤怒的行为,目的是将痛苦或伤害施加给别人。
工具性侵犯 (instrumental aggression) 中,则是有伤害他人的意图,但这伤害性是作为达成某种目的的手段,而非以造成痛苦为目的。
2.挫折-侵犯理论
挫折-侵犯理论(frustration-aggression theory )
这个理论认为: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在目标的达成上受到阻碍时,他作出侵犯反应的可能性也会提高。这并不意味着挫折感总是会导致侵犯,但是它经常能起到这样的效果,毕竟挫折是种不愉快、不可控的体验。
偏见:原因、结果与消除
1.错觉相关
当我们期待两件事有关联的时候,我们的错觉会使自己相信它们是相关的,即使实际上并非如此。
2.现代种族主义
现代种族主义:当大多数明显的歧视方式不合法时,许多人会变得更加小心,即外表看起来没有偏见,而内心仍然维持着他们的刻板印象观点
3.内团体偏见
以正面情绪和特殊待遇去对待我们认为属于内团体的个体,而以负面情绪和不平等待遇对待那些仅仅由于被我们看作外团体的个体。
4.现实冲突理论
资源的有限性会导致团体 之间发生冲突,并造成偏见和歧视
5.接触减少偏见的六个条件
一旦敌意与不信任建立之后,光是解除冲突与竞争并不能恢复和谐。设法让双方在中性情境中共处只会增加敌意与不信任。
相互依赖情境:他们需要相互依靠才能完成对每一组都很重要的目标。
地位的平等
接触必须发生在友好与非正式的情境中,在该情境中团体成员和外团体成员能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交流
个体了解到刚才那种非正式的情境下,他所认识的外团体成员是团体的典型代表。所以外团体中一定要有多种多样的成员,否则,他可能认为不同于刻板印象的成员只是个特例,从而使刻板印象仍然存在
如果社会规范提倡并且支持团体间的平等,那么接触更可能使偏见减少
6.拼图教室法
合作团体参与过程成功地打破了内团体对抗外团体的观念,使个体培养出了同一团体的认知,没有人被排除在团体之外
7.僞见的三个纽成成分
- “刻板印象”:认知要素
- 情绪:情感要素
- 歧视:行为要素
8.方面的社会生活可以导致偏见
从众的压力:规范性标准
社会分类:我们对他们-将人分门别类会导致内团体偏见(以正面情绪去对待我们认为属于内团体的个体)和外团体同质性(误认为“他们”都是一样的)。
如何赋予意义:归因偏差-最终归因误差,对整个外团体的负面性格归因。
经济竞争:现实冲突理论